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华中科技大学曾进炜老师做客我校光谷课程

作者:

蒋美玲

来源:

访问量:

2024-01-09

2023年12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曾进炜老师做客我校光谷课程,曾进炜老师是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特聘教师。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信息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9月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获博士学位,之后分别于2015-2016年在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2016-201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任博士后研究员。2019年入职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纳米光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纳米光学,但是对于纳米光学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不一定非常了解,那么到底什么是纳米光学呢?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系统中,光源、物质、探测器中任意一者包含纳米结构,则可归类为纳米光学。例如光源在纳米尺度,物质本身在纳米尺度,光源与物质的距离在纳米尺度等等,都属于纳米光学范畴。纳米是肉眼不可见的长度,那么1纳米到底是多长呢?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5毫米,把它轴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大约就是1纳米。也就是说,1纳米就是0.000001毫米(1nm=1.0×10¯⁶mm)。纳米光学促进了平面透镜、量子显示、近场显微镜等尖端科技产品的发展。纳米光学技术的全球产值在2028年将达到3378亿美元,它的主要工业应用包括集成光芯片、LED、光伏器件、光放大器、光开关、全息存储器等领域。那么,“纳米”有何特殊之处?它与宏观光学有何区别?宏观光学研究可见光领域,研究光与宏观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场呈自由空间分布,物质边界影响较小;纳米光学关注与纳米尺度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场受物质结构影响较大。要理解纳米光学,需要以量子力学为前提。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量子力学里,微观粒子有时会显示出波动性(这时粒子性较不显著),有时又会显示出粒子性(这时波动性较不显著),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出波动或粒子的性质。这种量子行为称为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纳米光学是改变认知的“量子哲学”。在经典物理学中,可绝对精密的定义、操控、观测所有时空坐标下所有物体的所有物理量;而在量子物理中,它的属性则是一个“概率系统”,仅能在一定精度内定义、操控、观测物体物理量的概率分布。这两个领域的属性就好比“拉普拉斯兽”与“薛定谔的猫”,正如Jonathan Bird所说Classic physics talks about “what is destined”,while quantum physics talks about “what is allowed!” 当我们了解清楚了纳米光学的本质属性以后,我们就可以将纳米光学应用到现实领域中,例如超材料的研究。美国研发了吸光材料的隐形飞机,但是这种材料并不能完美实现隐形,但是利用纳米光学的原理来设计完美电磁隐形材料,通过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不改变的光的传播状态来实现隐形,则有可能实现完美的隐形。纳米光学应用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有非常广大的探索空间,也可以产生十分巨大的市场价值,曾进炜老师在讲座中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希望同学们喜欢物理,喜欢动手动脑,喜欢探究。

 

 

2024 /

01-09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