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第十一期家长学校“虎妈与龙妈”

作者:

华鹏飞

来源:

本站原创

访问量:

2011-10-26

20111019日 1830 华师一的众多家长们于19日晚1830分在华师一3号报告厅迎来了由本校心理教研组主办的第十期家长学校:探讨虎妈和龙妈的育儿经。 

一开始,心理教研组余娇娜老师,作为主持人,先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心理教研组和家长学校做了介绍。在对本期做了简单介绍后,余老师和众家长一起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了我们本期沙龙的主讲人——老师。

可怜天下父母心,承载多少养育儿女的辛劳,于是一开场韩老师向各位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自己对各位家长的敬佩之情。

然后韩老师表示他将从两个角色进行演讲,一个是曾经的孩子,另一个是多年与大学生接触的大学老师。

(韩老师介绍两个演讲角度)

接着韩老师举了两个实例指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严峻性。“一封孩子给妈妈的挑战书”一位女生以严肃甚至敌对的语气写出了对母亲尊重自己独立的要求,并以离家出走为要挟的心声。而在一群“小白菜”创建的“父母皆祸害”豆瓣网网络社区中,成员以宣泄的方式描述自己在父母那里受的苦,说他们自己“逃得掉沉闷无趣的学校,却永远也别想从父母那儿毕业”,“家是世界上最无法谅解的地方”,也许言语中的过激令父母心寒,但他们中不少都有自杀企图,而这又能说清孰是孰非吗?

接着便进入本次沙龙的核心:虎妈和龙妈的育儿经。虎妈,出生在菲律宾,祖籍中国福建,幼年随父母赴美,哈佛法学院毕业,耶鲁大学法学教授,丈夫是一位犹太法学教授。她有索菲亚和露露两个性格各异的女儿。虎妈有十大家法:不准在外面过夜;不准参加玩伴聚会;不准参加学校的戏剧表演;不准抱怨没有参加学校的戏剧表演;不准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游戏;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准任何一门功课学习成绩低于“A+”;不准除了体育和戏剧,其他科目不是第一;不准练习除了钢琴和小提琴之外的乐器;不准不拉小提琴或不弹钢琴。有这样的家法因为虎妈坚持这样的信条:完成学业总是第一位的,考试中的“A-”是不合格的,必须要在数学上比同班同学领先两个学年;绝不能在公共场合夸奖孩子,如果与老师或者教练发生冲突,做家长的必须坚定地站在老师或者教练一边;父母唯一允许孩子参加的课外活动,是那些能赢得奖牌的项目,而且必须是金牌。

虎妈以她的十大家法培养出了钢琴和小提琴演奏技能绝佳的两个女儿,但也遭到很多人的质疑。韩老师列出两段虎妈女儿对虎妈说的话,请现场的家长妈妈投入角色演绎给大家。妈妈们倾情演绎,韩老师精彩配合和解析,指引大家思考“教育”和“训练”的区别:在教育是培养孩子独立的思想,而训练只是习得一些行为。然后韩老师进一步分析出严厉甚至冷酷的背后虎妈潜藏的由于民族身份认同导致的孤独与“富不过三代”观念导致的不安,期待虎妈能够打开心门,与其孩子倾心交流。

    龙妈龙应台是台湾著名的文化作家。她出生在高雄大寮乡,读过的小学有:新竹东门国小、高雄盐城国小、苗栗苑里国小。童年在台湾中南部农村度过,少女时代在高雄嘉定的海边渔村度过。“龙应台”不是笔名,是真名;父亲姓龙,母亲姓应,他是离乱中第一个出生在台湾的孩子。留学美国九年,旅居欧洲十三年,在台北做文化局局长四年,以香港为写作基地超过六年(《野火集》与《大江大海1949》)。

现场家长妈妈在韩老师的邀请下再次倾情了龙妈与儿子的对话,表达出孩子希望独立并邀请妈妈走进自己的新世界的愿望和妈妈发觉儿子渐行渐远后的淡淡伤感。

接着韩老师阐述了弗洛姆《爱的艺术》的精义, 愛的基本要素是 :尊重、给予、关心、责任和了解。尊重的含义是“容纳对方独有的个性存在 ”,并能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和根据自己的意图自行发展 ”。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人”,而不是成为“龙”、“凤”或者其他的。

     最后,韩老师深情地朗诵了作家纪伯伦的名篇《论孩子》,家长报以热烈掌声,整场沙龙圆满结束,并且会后还有众多家长依依不舍地以自家孩子为例与韩老师探讨更好的教育方法。

2011 /

10-26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