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教研领航促成长 凝心聚力拓新程——我校生物教研组开展集体教研活动

作者:

来源:

生物教研组

访问量:

2024-10-12

10月11日上午,我校生物教研组在西科504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习生。此次活动由教研组长汪红兵老师主持。

首先,汪红兵老师对本学期积极参与教学设计、论文、作业设计、实验优质课评比的所有青年老师给予高度认可,并对获奖的老师表示祝贺。随后,汪红兵老师简要介绍了此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武昌区教学设计一等奖以及作业设计一等奖的获得者渠源老师和张牧老师进行经验分享;翁子淳老师和吴枫老师准备参评武昌区实验优质课的作品的说课展示以及现场评议。

活动第一项,渠源老师对获得教学设计一等奖的参赛作品进行经验分享。渠源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单元教学目较、本课教学目标、教学思路及框架、具体教学过程、随堂作业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等方面对二轮专题课《生命观念—进化与适应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教学设计立足于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深化学生对“进化与适应观”这一生命观念的理解。

活动第二项,张牧老师对获得作业设计一等奖的参赛作品进行经验分享。张牧老师表示基于当前作业改革背景,单元设计是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设置情境,关注“情景赋能”;因材施教,设置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作业;关注作业评价的反馈和诊断作用。接着,张牧老师以“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作业设计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

活动第三项,翁子淳老师对参评武昌区实验优质课的作品的设计思路进行介绍展示。翁子淳老师以两个探究问题串联整节课:1.蓝细菌中的光合色素有哪些?如何提取?2.藻蓝素主要吸收什么颜色的光?期间贯穿三个实验:1.用“无水乙醇+层析液”分别提取、分离菠菜叶和蓝细菌中的(脂溶性)光合色素。2.用蒸馏水提取藻蓝素,并利用磷酸盐溶液纸层析验证。3.用三棱镜和分光光度计获得藻蓝素溶液的吸收光谱。

活动第四项,吴枫老师对参评武昌区实验优质课的作品的设计思路进行介绍展示。吴枫老师以如何促进玉米种子萌发作为情景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设计试验方案探究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随后展示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过程与结果视频。接着,通过呈现相关资料与假说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对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进行探究。最后,展示科研论文数据进一步佐证实验结论。

最后,汪红兵老师再一次对几位青年教师的表现表示肯定,并组织教研组全体成员对翁子淳老师和吴枫老师的参评作品进行了现场评议。本次教研活动的顺利举办充分展现了生物教研组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及对教学研究的热情。同时也为组内其余青年教师和在校实习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024 /

10-12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