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华师一附中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研究》结题报告

作者:

丁园

来源:

访问量:

2014-12-29

课题负责人:丁 园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1. 科研对高中的影响日益突出

1809年,时任普鲁士教育部长的威廉·冯·洪堡针对当时高校教师对着教

材照本宣科的现象,对德国大学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进行科学研究。从此,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原则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趋势。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研究在高校乃至国家科研技术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科学研究按照其功能和作用也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系统。然而,站在培养学生和提高师资力量的角度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始终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

20049月,我国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以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高中教师不再仅仅凭教科书、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就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老师们在教育改革实践不断的摸索中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科研对于教学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原则也由此逐渐向高中延伸,并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 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科研在高中的不断发展以及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学校管理部门日益认识到仅靠教师的自发研究行为已无法保证教育科研的质量,也无法确保科研过程的有序进行,高中科研工作的管理逐渐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科研管理是对科研过程中的要素和阶段进行的控制与管理,通过对科研过程各个环节及科研成果的管理,揭示学校科研的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科研效益。

科研经费管理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科研的日益发展,科研经费管理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如何科学地管理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成为学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    我校科研经费管理亟待完善

鉴于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校于2010年正式成立“学校教育科研学术委员会”,旨在规范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同时,在学校财务上新增“校本科研项目专项经费”,以促进教师校本科研的积极性。经过四年的发展,我校从2010年的25项校本立项课题发展到2014年的76项校本立项课题,科研经费也从2010年的100万增长到2014年的200万。由于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

当前,我校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上实行较为宽松的管理政策,导致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较低。以我校前三年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就可以看出,教师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支出比例是很低的,而用在招待费、劳务费、交通费、办公用品、电话费等开支比例却很高,从而使很多老师认为科研经费可以自由支配,将科研作为增加收入的途径,导致老师做科研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大大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因此,只有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才能推动我校科研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完美结合。

(二)研究意义

随着高中对科研工作的日益重视,科研经费管理也随之成为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学校实际,不断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有利于学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本课题关于科研经费管理及相关制度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可行性。

在理论方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理论。要想调动老师们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保证学校科研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因此,丰富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科研经费管理理论是必要的。

从现实意义来看,是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实践的需要。本课题试图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我校目前科研经费管理现状,探索其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我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使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进一步推动我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  核心概念界定

1. 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是指由政府或企业拨发给科研项目,以科研成果为主要支出目标的资金,是科研研究过程所耗用的费用总和。科研经费专款专用,是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撑力量。

对于一所中学来说,由于教科研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科研经费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校直接拨款和上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其中,学校直接拨款由学校分管科研的部门制定年度科研预算计划后报上级审批,经审核批准后直接划拨;上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主要是学校的课题申报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成功后,由上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直接划拨一定的科研经费予以支持。

对于我校来说,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主要是学校直接拨款,占全年科研经费的95%以上,而来自上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经费支持占极少部分,且带有一定的奖励性质。

2. 科研经费管理

根据科研经费的来源和性质不同,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分为两类: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和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对于一所学校来说,纵向管理是指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职能部门执行学校相关的经费管理办法,严格按照项目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范围和开支比例规范使用科研经费;横向管理是指课题负责人按照约定的经费使用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执行学校相关办法,合理、规范使用科研经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就国外现有可参考文献看,关于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并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而关于中学科研管理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然而,国外学者关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在某一程度上也能给中学科研管理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例如:美国学者Philip·G·Altbach,Robert(2004)认为“科研管理的核心是以项目合同为依据的经费管理,而立项阶段的经费预算以及项目执行阶段的严格执行是经费管理的关键”。Nahumd Melumad(2006)在科研经费预算中对科研成本进行了相关分析,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的预算包括直接成本(如工资、福利津贴、材料费、设备费、不可预见费)和间接成本(如设备成本、管理成本)。高等学校或其他科学研究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科研经费间接成本的提取比例,一般比例是直接成本的50%”。此外,国外学者在科研经费的控制与激励上的研究对于中学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例如:E·A·Lock(1997)指出,“激励是强化个体需要动机的手段”。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引发了人类的行动,动机作为人类精神状态的一种,它能对人的行动进行激发、推动与加强,因此也称之为激励”。Willson DK(2002)研究称,“在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科研人员激励的重视”。

总体来看,国外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尤其在经费管理与经费激励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国内研究现状

综合国内现有可参考文献,并结合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国内学者或各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研究

张建英、白锡环(2004)指出,当前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存在管理体制不顺,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的问题;科研经费开支增大与浪费严重并存的问题。并提出在财务管理核算中加强对科研的管理,完善科研财务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山东大学校长展涛指出,在规范管理科研经费的基础上,要做到尊重学术发展规律,使管理服务于学术发展需要。

民建界小组委员王爱俭和王永庆都认为,科研经费不是因为钱多了花不出去,而是支出项目过细,与实际支出不符。“社科题目主要投入是人的智力,成本也应该主要是人头费。”委员们建议,改革现在财政支持科研项目经费支出过细、过死的制度,建立以结果为导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评价体系。

聂常虹指出,我国当前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科研经费分配环节效率底下、科研经费使用环节效益不高、人员性经费设置违背科研规律等三方面的问题。其中,她指出当前的课题经费管理缺乏弹性。科研活动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经费使用往往需要根据研究推进的实际情况作出他调整。在人员性经费设置上,她提出劳务费比例限制过度,“重物轻人”的现象突出,不能体现科研工作者的劳动付出。

2.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方面研究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院士提出,要建立面向结果的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

制,以避免频繁考核、过度量化,为科研人员的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充分调动其创新积极性。

王永益提出在经费预算上缺乏科学性,由于科研人员大多缺乏财务方面的知识,仅凭经验进行估算,没有充分考虑研究的进度和实际需要情况,导致预算偏差很大,并不能真实反映课题经费的成本支出,科研经费预算在实际上并没有可操作性。对于科研人员的劳动投入,他也指出当前科研人员的劳动投入根本得不到承认,这样会严重打击科研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

3.各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从所搜集的各中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来看,当前我国各中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学校都在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上海市七宝中学在《教育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试行)》中提出教育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一是课题的拨款做到开题与结果相结合,开题拨款保证研究的进行,成果奖励保证研究价值的体现;二是拨款要起到“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疏散拥挤点,填补空白点”的作用。

2014 /

12-29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