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部门
《化学学科课外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实践》结题报告
作者:
赵国勇
来源:
访问量:
2014-12-19
课题负责人:赵国勇
一、课题的提出
2002年英国Nature杂志载文说过去十年,学习传统理科的学生平均减少了12%,而学习化学的人减少了16%,是所有理科中减少学生最多的学科。这很值得我们反思,除了经济等因素外,兴趣减少恐怕是一个主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兴趣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也更困难,尤其对于化学学科。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多实事。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中国学生聪明,在诸如基本知识、计算推理能力等方面表现优良,笔试分数向来很高,但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明显不足”。这是对中国教育的中肯批评,把它应用到化学教学上,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多少年的化学诺贝尔奖就是与本土的中国人无缘,可能就源于此吧!我们的化学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改革应该认清差距,在加强动手能力、启发想象能力、培养创造能力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试验。化学教学若长期轻视化学实验,却缺少化学事物的直接经验,对化学事物的认识只能停留于抽象的概括和文字描写,难于达到认知应有的提高和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全面开展,化学教学在加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的同时,也开展了化学课外实验研究,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品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课改政策已经明确提出了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中有一点就是要领会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而化学来源于实验和生活,所以加强化学实验就势在必行了。因此,开展中学化学的课外实验和家庭实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以使中国学生在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
为了配合新课改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本人就化学实验中的一些规律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
二、研究目标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缓和新课改中实验化学目标的实现与学校软硬件设施跟不上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课题在国内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强调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中学生对课外化学实验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国内外的化学课外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对现行的实验方案加以创新和实践,使更广大的学校的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验中来。
三、研究内容
本论文在国内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强调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中学生对课外化学实验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国内外的化学课外实验教学实际情况,系统地探讨了高中阶段化学课外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教学策略、评价策略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
分析了新课程改革体系中化学实验模块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调差问卷分析了国内课外实验的开展状况,提出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明确了化学实验教学的一般教育功能基础上,探讨了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特有的一些教育功能。
结合实际探讨了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基本教学策略,提出了创造性实验教学策略、化学网络教学的实验教学策略、加强指导的实验教学策略以及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等实际可行的教学策略。积极探讨了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评价策略。
在介绍了高中化学课外实验实际教学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常用的教学模式,在明确基本理论和现有的教学模式前提下,通过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和本人的实际实验教学总结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代表性的实际教学案例,并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四、创新点
①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高中学生(高二)对化学实验的态度和意愿。
②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查阅资料明确的提出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范畴。
③ 将化学课外实验的教育功能与新课标的三维一体的目标完美的结合,并结合
本人的教学经历辅以教学实例加以阐述。
④ 综合调查报告、研读实验化学的课程目标、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高中
化学课外实验特有的评价方式
五、研究的具体措施
(1)结合实际设计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基本教学策略,提出了自主创造性实验教学策略、现代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策略、加强指导的实验教学策略以及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等实际可行的教学策略。
(2)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探讨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评价策略,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3)通过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代表性的实际教学案例,并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总结,并加以推广。
本课题的研究能使高中化学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能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能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等一些教育功能。并结合实际探讨了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基本教学策略,提出了自主创新实验教学策略、现代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策略、加强指导的实验教学策略以及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等实际可行的教学策略。积极探讨了高中化学课外实验在实验内容选材、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过程能力培养以及实验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评价策略,倡导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实际化学实验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有效途径。
六、研究过程、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动手实验的多少,对实验喜爱的程度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等方面有极大的正相关性。学生抱怨做实验太少,而高中学校化学实验硬件设施与新课改的目标之间的有很大的差距。
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以下步骤来探讨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相关问题。① 高中生化学实验基本情况调查研究
② 查阅相关文献,研读新课改实验化学的要求
③ 总结对学生化学兴趣小组的指导研究,提出一些对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理解,
并形成结论。
七、主要结论
1)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教育功能
① 新课程下化学课外实验的教育理论基础
狭义的高中化学课外实验范畴
广义的高中化学课外实验范畴
②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课外实验教学教育功能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教学策略
① 自主创新的实验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融合动手能力、渗透创新性理念
②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③ 加强课外实验指导的教学策略
内容之间关系加强指导
准备工作加强指导
目的性和安全性的指导
④ 绿色化学的实验教学策略
原子经济性、控制污染源、实验微型化、对实验进行改进消除污染物质、仿真实验。
3)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评价策略
① 内容选材评价策略
② 方案评价策略
③
校长信箱:hsyxb01@163.com 邮编:430223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
鄂ICP备0500465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2265号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