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部门
亲子沟通与情绪管理
作者:
彭轶雯
来源:
本站原创
访问量:
2010-12-31
您跟孩子之间的沟通是怎么样的呢?是什么导致亲子沟通不良?怎样沟通更有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十五心理研究院的魏卓老师,于12月29日晚7:00,在华师一附中艺术中心一楼三号报告厅,与各位家长分享了关于亲子沟通过程中情绪管理的知识。
亲子关系的定位
“今天非常有幸,能与各位优秀的家长一起来探讨,一起来沟通,进行亲子关系和情绪管理的一个交流,”伴随着魏老师确切的话语,这次家长沙龙正式开始了。
魏老师首先提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问题:“首先我想问问大家,在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上面,比如说一个妈妈和她的女儿之间,除母女关系,还有什么别的关系在里面?”这个问题开启了家长们的思考之窗:
“良师益友!”
“师生关系!”
“朋友关系啊!”
各位家长积极发言,踊跃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还有的是敌人。”另一位家长也大声发言,在现场引出阵阵笑声。欢笑之余,家长们也朦胧地意识到自己与孩子的关系。魏老师用这种巧妙的方式说明不同的亲子关系对应着不同的亲子沟通模式。从回答中看出大多数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很容易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父亲或母亲,从这种角度进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也同样是社会上的一个独立的人,与父母也会发生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这是需要各位家长思考的。
(沙龙现场)
萨提亚的沟通模式
关于沟通问题,魏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著名的心理学大师萨提亚通过调查成千上万的家庭后,总结出来的关于沟通的模式。教育我们怎么造福自己,如何与亲人和朋友进行沟通;面对人与人的不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应对过去的痛苦体验。
在萨提亚的沟通模式中,沟通与沟通的目的紧密相关。“我们跟孩子沟通,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但是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不同的家长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及自己的价值,帮助孩子去做自主的选择。树立这样的目标,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帮助孩子思考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帮助孩子选择自己的决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做决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等。孩子要对自己的感觉负责任。如果家长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这时候沟通就很难进行。这让家长们明白了沟通的目标原来这么重要。
魏老师用萨提亚的“我的目标”做了一个总结,并带领家长一起朗读了这首诗:
“我想要
爱你但不会抓住你不放
欣赏你但不论断你的对错
和你在一起却不侵扰你
邀请你却又不必强求你
离开你亦无须感到自责内咎
批评你却不是责备你
帮助你而又没有半点高傲
如果你我都能这样同等相待
那么我俩就能真正的彼此连接
彼此润泽”
目标虽好,但家长们读完之后普遍感慨“好说不好做”,魏老师与各位家长交流了几点做法。
家长在于孩子沟通时,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用眼神沟通,用触摸的方式沟通,用言语表达等。在每一次这样的沟通时,都有三个要素,即情境,自我,他人。同时,沟通也有不同的类型,如指责型,会忽略孩子自身的感受;讨好型,可能会使家长缺乏自我,一味的迎合孩子;超女型,会将孩子与他人做比较或者与自己的经验作比较,没考虑孩子自身的情境;一致型,即家长表达的都是最真实的东西。最后这种类型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式,然而每种表达都没有对错之分,一个家长可能同时存在几种沟通方式。在沟通时,最好的方法是平衡考虑情境、自我和他人三个要素,这样才能与孩子达到最有效的沟通。
情绪管理五建议
接着,魏老师重点介绍了关于孩子的情绪管理,主要提出了五点建议:
首先,要意识到孩子的情绪,情绪没有好坏,对错,是随时都会发生的。如果我们连孩子的情绪都意识不到,那我们怎么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管理呢?前提是,父母对自己的情绪要有一个了解。
第二,孩子流露情绪的时候,是对孩子进行沟通教育的极好的机会。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这些,孩子一有情绪就压制他,这种行为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第三,倾听孩子,与孩子共情,试着从孩子的观点看待自我。是要用安慰而非指责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要让孩子知道你的看法,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情绪。
第四,如果孩子表达不出情绪,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表达出来,要理解、认同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越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越有帮助。
第五,当情绪演变成一种行为时,要告诉孩子,哪种能做哪种不能做。不能要求孩子没有情绪,但是情绪和行为要分开来看。
最后,魏老师仍然用一首诗做了总结:
“如果孩子生活在低沉的气氛中,他学会的将是指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的气氛中,他学会的将是好动。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的气氛中,他学会的将是羞怯。
如果孩子生活在耻辱的气氛中,他学会的将是犯罪。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气氛中,他学会的将是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的气氛中,他学会的将是公正……”
专家答疑
一位家长积极地提出自己在与孩子交流时遇到的困惑:“期中考试的时候,我觉得孩子考完了之后,内心很焦虑,他说他很烦恼。我们虽说是要认同孩子的情绪,但是我们家长往往在认同的时候,有时有点违心和讨好,这应该怎么处理呢?”
魏老师在听了问题后,解释说:“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孩子的焦虑大多是来自于父母的焦虑,我们在对孩子表达爱和关系的时候,我们有时表达的是一种担心、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焦急。其实,当你纯粹地关心孩子时,他是感受不到焦虑的,要明白爱和关心并不等同于担心。另外,不用刻意去讨好孩子,孩子永远是父母最忠实的人,只要认可孩子的情绪,对不该有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处理、有效地沟通就行了。”
“我家的孩子跟邻居家的孩子刚好相反,他成绩很好,在班上表现也很好,但是和我沟通有问题,不爱跟我说话。”另一位家长也紧接着起身说出了自己的问题。
“其实我们在跟孩子沟通时,要学会肯定孩子,当你在肯定和赞赏孩子时,你实际上是在肯定和赞赏自己。平时跟孩子交流是,你给他的感受可能是:我现在在陪你,你应该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实际上让孩子感受到了压力,他不愿有这种压力。”孩子都是有自理能力的,家长们要学会肯定他们,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时,家长要先想想自己是否有问题,“家长首先要会的,是对孩子伸出大拇指!”
这些实际的问题带动了各位家长,不少家长举手示意要提问专家,甚至沙龙结束后,许多家长留了下来,和老师们继续交流。
疏缓焦虑的方法
在答疑期间,魏老师还带领各位家长用生动的方式去缓解焦虑。“伸出你的右手,右手掌心向上,现在想一想,右手传递的是对你孩子的爱和关心,心理默默的对孩子说,‘孩子,你是最棒的,爸爸妈妈永远关心和爱你’。”伴随着魏老师的声音,全场的家长都伸出了手,用心地体会这种感受。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家长们都可以学以致用。
上一页:
下一页:
校长信箱:hsyxb01@163.com 邮编:430223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
鄂ICP备0500465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2265号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