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部门
孝女当家感动中国
作者:
来源:
访问量:
2012-02-17
(2012年2月14日 高一(30)班第五节)“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敬父母。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优秀品质,更是正确处事待人的态度。在今天的心理课堂上,蔡群老师就带领高一(30)班的同学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孝”和“善”。
本次课是高一(30)班这学期的第一堂心理课,上课开始时蔡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拜了年,并举自己过年时给父母磕头的例子引发同学们对于“孝”的思考。随后蔡老师将上学期同学们写的上心理课的感悟在全班分享,这些文字中有感恩,有忏悔,有感叹,有奋进……听着蔡老师的朗读,同学们不禁回忆起上学期自己的心路历程及自我成长的过程。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虽然孝顺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还是有难度。”针对这种很多同学都面临的困境,蔡老师播放了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的短片。短片中5岁的小佩杰被亲生父母抛弃,现在的养母收养了她。但仅仅三年之后,也就是小佩杰8岁时,养母身患重病,瘫痪在床,雪上加霜的是养父在此时弃她们母女二人而去。绝望的养母准备自杀,却被佩杰发现,从此佩杰成了养母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年仅8岁的佩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要给母亲喂饭喂水,母亲大小便失禁,还要给母亲洗床单。当记者问佩杰苦不苦时,她说:“不苦,有母亲的爱,就不苦”。坚持了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后,孟佩杰当之无愧地站在了感动中国的领奖台上,成为最年轻的感动中国人物。视频结束后,很多同学眼睛里都泛起了感动的泪花。蔡老师将一个活生生的孝子放在同学们面前,用事实说明孝不是靠说,是靠实际行动做出来的。
百善孝为先,除了孝,蔡老师也教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善人”。一个只想到自己的人是庸人,能时时刻刻想到他人,引导他人走向美好未来的人才是善人。蔡老师要求同学们思考自己愿意做“非人”、“庸人”、“善人”、“贤人”、“圣人”中哪种人。同时举了身边校友例子说明在生活中我们要常为他人考虑,乐于奉献。
快下课时,蔡老师带领同学们向“至圣先师”孔子三鞠躬,并齐念“感恩词”,以此来强化同学们心中向先圣学习,心怀感恩的信念。最后蔡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了“孝”和“善”以后,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此来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最终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下一页:
校长信箱:hsyxb01@163.com 邮编:430223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
鄂ICP备0500465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2265号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